结构上看,新增指标主要集中于北方稀土。分企业来看,全年新增指标30000吨,其中中国稀土集团增加5000吨,北方稀土集团增加25000吨(折算氧化镨钕约5000吨),占新增指标的83%,北方稀土占指标总量的比例由2022年67%→69%。考虑到资源禀赋、产能、环保等因素,预计未来指标分配仍将延续这一趋势。
事件:工信部、自然资源部下发2023年第二批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2023年第二批稀土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为120000吨,环比持平,同比增加10800吨REO;稀土冶炼分离指标115000吨REO,环比持平,同比增加10200吨REO。2023年设有预留指标,全年指标数量将综合考虑市场需求变化和各稀土集团指标执行情况等因素最终确定。
从总量来看,指标增幅符合预期,中重稀土无增加,轻稀土有序放开,同比增速有所放缓。2023年第二批稀土开采指标较2022年第二批增加10800吨REO,同比+10%(23年第一批指标同比增长19%,增速有所放缓),环比持平。其中轻稀土同比增加10253吨REO,中重稀土同比增加547吨REO。2023年全年稀土开采指标为240000吨REO,同比增加30000吨REO(+14%),其中轻稀土增加30000吨REO,中重稀土仍然无增长。
结构上看,新增指标主要集中于北方稀土。分企业来看,全年新增指标30000吨,其中中国稀土集团增加5000吨,北方稀土集团增加25000吨(折算氧化镨钕约5000吨),占新增指标的83%,北方稀土占指标总量的比例由2022年67%→69%。考虑到资源禀赋、产能、环保等因素,预计未来指标分配仍将延续这一趋势。
稀土大集团资产持续整合,稀土供给格局重塑正在加速进行中。2021年中国稀土集团正式成立,从2022年开始,稀土大集团加速进行稀土资源整合,包括中国稀土集团控股四川江铜稀土、与广晟有色进行战略合作等。9月24日,厦门钨业与中国稀土集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拟成立两家合资公司,共同合作运营厦门钨业(含其控股股东及其控股子公司)控制的稀土矿山和稀土冶炼分离产业,并且力争将福建省内采矿证下可开采储量长期维持在20万吨REO以上,冶炼分离合资公司在合作后2-3年内,于福建省内择地投资新建5000-10000吨分离产能。供给端的整合有望进一步提高稀土产品的定价权。并且当前中国稀土集团和北方稀土合计的开采指标占比为97%,供给格局进一步优化。
需求逐步向上,供给持续优化,行业筑底回升。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工业电机等下游应用场景不断涌现,万物电驱的时代已至,长期来看需求增长空间广阔。但短期受缅甸矿进口大幅增加以及磁材传统需求不及预期影响,稀土磁材板块短期承压。我们认为,稀土的供给格局正在持续优化,龙头企业对稀土产品定价权将进一步强化。并且下游需求正处在逐步修复中,远期来看人形机器人和节能电机所带动的需求空间广阔,稀土价格中枢有望实现稳步抬升。
核心标的:1)上游稀土资源:中国稀土、广晟有色、北方稀土、包钢股份、盛和资源等;2)磁材:金力永磁、正海磁材、中科三环等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的风险、宏观经济波动风险、产业政策波动的风险、海外供给超预期释放风险、行业供需测算基于一定前提假设,存在不及预期风险、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等
免责声明:陕西巨丰投资资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巨丰投顾)出品的所有内容、观点取决于市场上相关研究报告作者所知悉的各种市场环境因素及公司内在因素。盈利预测和目标价格的给予是基于一系列的假设和前提条件,因此,投资者只有在了解相关标的在研究报告中的全部信息基础上,才可能对我们所表达的观点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
巨丰投顾出品内容仅为对相关标的研究报告部分内容之引用或者复述,因受技术或其它客观条件所限无法同时完整提供各种观点形成所基于的假设及前提等相关信息,相关内容可能无法完整或准确表达相关研究报告的观点或意见,因而仅供投资者参考之用,投资者切勿依赖。任何人不应将巨丰投顾出品内容包含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作为其投资决策的依据,巨丰投顾发布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有可能因所基于的研究报告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巨丰投顾不承诺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所有巨丰投顾出品内容或发表观点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巨丰投顾出品内容信息或所表达的观点并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操作建议。
相关内容版权仅为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翻版、复制、雷火电竞官方网站刊登、发表或引用。
在经济大势不佳时,效率挖潜可能难以对抗大势,但通过聚焦可规模化的大品类和提升供应链效率等措施,可以释放规模效应并加快单品推新节奏,从而提升盈利水平。同时,雷火电竞官方网站在格局端抢占身位同样重要,这样进可顺势定价,退可守正待时。总之,契合需求特点、客户结构、发展阶段以及禀赋优势等的选品逻辑或为品类破局关键。
进出口:中国原油的进出口数量环比均上涨,美国原油进口出口环比均上涨。8月,中国原油进口数量为5280万吨,环比上月涨20.85%;中国原油出口数量为233143.89吨,环比上月降3.81%。截至9月15日,美国原油进口6872千桶/日,环比上月涨2.28%;出口数量为5067千桶/日,环比上月涨10.18%。
行业未来发展或有三大趋势:1)短期仍处于渠道驱动阶段,行业集中度有望持续提升;2)从“批发模式”到“新零售模式”,新范式决胜未来;3)“产品+IP”或成为国内珠宝品牌更可行的发展路径。
刚刚,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匈牙利科学家卡塔林·卡里科(Katalin Karikó)和美国科学家德鲁·韦斯曼(Drew Weissman)荣膺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在核苷碱基修饰方面的发现,这些发现使针对新冠感染的有效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的开发成为可能。
三线及以下低线城市仍存在较大渗透空间,2021年咖啡馆覆盖率为30家/百万人,且咖啡品牌正加速向低线城市渗透,瑞幸、库迪、幸运咖等品牌凭借其高性价比已在三线及以下城市开始布局。
近期在沙特和俄罗斯共同推动的自愿性减产协议下,国际油价大幅上行,阶段性的原油供需矛盾凸显,IEA、EIA及OPEC均上调了今明两年原油价格预测,我们同样认为四季度国际油价有继续冲高的可能性,明年原油价格也将在较高的区间运行,因此强烈推荐上游勘探开采的投资方向。此外,国际能源价格的上行及美联储加息周期进入尾声也推动了上游资源品价格的上行。
年内第二批指标同比增速收缩明显,全年稀土国内供给增速收窄。2023年第二批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分别为12万吨、11.5万吨,同比增速分别+9.9%、+9.7%。2023年前两批合计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分别为24万吨、23万吨,同比增速分别+14.3%、+13.9%。而2022年全年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同比增速分别为+25.0%、+24.7%,今年稀土国内供给增速明显收窄。
社融再超预期,政府债发行加速8月新增社融3.13万亿元,高于2.46万亿元的预期值,同比多增6576亿元,较5-7月显著回升。信贷环比改善,政府债和企业债发行加速。
8月以来,监管部门密集出台政策利好,降低购房者置业门槛和购房成本,尤其是一线城市全面落实“认房不认贷”政策,多个重点城市亦积极跟进并降低首付比例。限购方面,截至9月20日,南京、合肥、济南、青岛等11城全面取消限购政策,广州、天津、西安、苏州、厦门优化限购政策,继续为市场注入信心。
从行业数据来看, 1-8 月房地产投资和销售降幅扩大,基建投资同比增速收窄, 1-7 月专项债和城投债发行速度有所加快。